东宁市财政局:夯实三农根基 写好乡村振兴“三篇文章”
随着时代发展,乡村振兴方向和路径越来越与外部大势紧密相连。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势头、做好乡村振兴工作、促进村民收入稳定向好尤为重要。多年来,东宁市财政局观照“三农”的整体、长远和根本,精准针对“乡村振兴”的局部、眼前和具体,坚持财金兴农,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为传统“三农”注入新动力,激活新业态。
第一篇文章:稳住农业“基本盘”,扎实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
一是聚焦“宜居”,在乡村基础设施上全面提质。大力推进以生态措施为主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,持续开展“六清一修一改一建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全面提升农业基础性承载能力。十八大以来,在农田建设、耕地保护、灌区、水利等方面投入资金16.55亿元,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水治理、卫生厕所、废旧农膜污染等“关键小事”,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。二是聚焦“宜业”,在乡村产业支持上全面突破。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,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,助力乡村振兴发展。抢抓住“东北虎豹国家公园”建设机遇,加大财政对生态旅游的资金投入,助力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,2023年接待游客129万人次,拉动旅游总收入9.77亿元。三是聚焦“和美”,在乡村公共服务上全面增效。深入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,统筹做好数字乡村建设、多渠道增加农村教育资源供给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逐步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。打造全要素乡村振兴示范村12个、绿化示范村13个、美丽乡村示范带3条。2022年底,东宁市被评为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。
第二篇文章:共谱振兴“交响乐”,引领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
围绕省委“四个农业”、市委“十大赋能”行动,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推动现代农业由“大”向“强”迈进。一是擦亮“天下第一耳”金字招牌。通过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,一头连着群众增收致富,一头连着乡村产业振兴,以绥阳·国家黑木耳高质量发展科技、质量、市场、信息、资本“五个先导区”建设为引领,全力打造全国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、菌需机械装备制造中心、国家级菌种科研实验室、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等,提升雨润绥阳黑木耳大市场、中国黑木耳大数据中心,研发并生产出木耳酱、木耳糖、木耳粉丝、即食木耳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,使黑木耳产业成为富民增收的第一大支柱产业。二是打造“东宁特产”品牌。按照农业即景观、产业即业态的思路,将科技创新应用于产业发展之中,致力于将“东宁特产”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示范样本。利用积极的财税政策,建成15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,统筹抓好寒地果、冷水鱼、优质稻米、富硒地瓜等“土特产”发展,100个村“一村一品”达到40%以上,真正做到把东宁特产包装成国货“潮品”“黑土优品”“龙江好物”。三是占领“开放东宁”新高地。利用区位和口岸优势,积极参与“中蒙俄经济走廊”建设,扩大俄罗斯进口农业、滨海华宇农业园区、华洋绿色农业园区等境外园区吸附能力,重点打造10万吨进口松子加工和30万吨进口俄粮加工2个产业集群,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为国内中小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。
第三篇文章:勇当改革“排头兵”,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
稳步推进深化就业帮扶、教育帮扶、保障帮扶、产业帮扶等十大帮扶工程,发挥优势推动农业农村人才振兴,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。一是壮大新型农村人才队伍。加强防返贫致贫监测和产业就业帮扶,夯实联农带农机制,通过用好用活创业担保贷款、“振兴龙江”专项招生项目和省委鼓励人才到边境地区就业的相关政策,对脱贫户学子进行就业指导,为善边村人才培养提供实质性帮助,就业率保持在96%以上。二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。探索财政投入形成资产支持集体经济发展专项项目运营路径,十八大以来,累计投入资金1.3亿元,建成扶贫(帮扶)项目76个,每年通过项目分红、公益岗工资、务工带动脱贫户、监测户、困难户有效带动脱贫人口增收,累计分配收益500万元,带动村集体增收800万元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.25万元,连续多年领跑全省。三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。多渠道筹措资金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,实施更精准补贴政策,确保惠农补贴足额及时发放;在持续扩大三大主粮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覆盖面的基础上,推行黑木耳、肉牛、肉鹅等特色农业保险,增强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风险抵御能力,促进广大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稳定达效。截至目前参与投保黑木耳5亿袋,特色养殖肉牛798头,肉鹅1万只。
-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